现今大家都在追求着干湿分离,但干湿分离究竟是什么呢?马桶区与淋浴区之间的那一道隔墙?还是洗漱区与卫浴间完全分隔?
再讲干湿分离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干湿分离的原因。

1.传统卫生间仅能供一人洗漱,而干湿分离卫生间则可供两人使用,尤其是早上的时候,不容易出现抢卫生间的状况。
2.干净:洗脸刷牙的时候,基本上地面上和墙上是没什么水的,但是洗澡的时候,空气,墙面,地面都是水,或者至少是凝结水,所以分开可以让洗脸的台盆区更干净,更容易打扫;
3.从上图可以看出,干湿分离卫生间更节约空间。
那干湿分离好不好?
当然是好的,但是是有使用条件的------你的卫生间尺寸要足够!

它至少需要你的卫生间有5.4平方米的面积,这可不是卫生间的最小尺寸。

常见的小户型卫生间一般是这种的------只有4平方米。
如果你是这样的卫生间,又找不到地方可以借一点面积来用,那还是别考虑干湿分离了。
不信你看:

看似完美无比,每一平方米都被利用殆尽,确保了坪效,做到了干湿分离,但其实这里面有不少的误区。本是三个功能间的结合体,但实际上一个卫生间里面最多只能容纳一人···

做到了干湿分离,但损失了干湿分离的第一优势,并没有什么用。
但如果你有足够大的面积,那么你能做的就很多了!这时候比起普通的干湿分离,“三分离”显然更为舒适。
那“三分离”是什么呢?
“三分离”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四式分离。日本人将通常家庭中用到的设施包括马桶、洗面台或洗手池,浴室包括浴缸和淋浴以及洗衣机这四件称为四式。
一般的干湿隔离会将洗浴间以玻璃隔断的形式分离,其余的空间则全都留给马桶、洗脸台以及储物柜。而洗衣房则没有了单独的空间,便将其放在阳台与厨房之外或者与储物柜结合放置。

但这样并不推荐,就算是三口之家,晚上回来洗澡的频率都能把整个储物间弄得潮湿无比,如果遇到了木质家具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,同时,毛巾也很容易串味。
而日本人则更提倡 一个功能、一间房,彼此之间通过隔断,形成一个单独的空间,这就是四式分离。

考虑到比起电器烘干,我们更愿意让衣服接触阳光,故而去掉了洗衣更衣室,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“三式分离”。

形式1
中间是洗脸池,洗浴房与马桶间,依靠在两边设计。

形式2
或者是马桶间单独的一间房,洗脸池外置,中间的隔断墙分离洗浴与马桶间。

均是单独的房间,洗脸、洗澡、如厕这三者完全分离,这样完全避免了一个大卫生间只能一个人使用的尴尬,从布局上彻底根治卫生间的难题,而彼此之间的隔断工具:水泥、白墙、甚至是玻璃都可以。
但是要更多的功能就一定要更多的面积配合。
卫生间的面积就要6个平方米,还需要更多的走道空间,至少1~2个平方米。
面积稍小,很容易出现上图的情况,只能满足一个人使用。

或者隔离成单独一间房的马桶区,单独的区域,解决了早高峰的问题的同时还利用了背景墙的设计,让收纳更方便。

又或者采用这样的设计,不再是无序的空间,洗脸台永远位于中间的位置,台盆成为了卫生间的中心,行走的动线从台盆向洗浴、马桶两边分散。

同时利用好壁龛的存在方便储物。

分类的储物格,从上至下,将每一块收纳细节都考虑到位。

也可将洗衣机藏于一侧的壁柜,与洗脸池融为一个新的空间。既简化了行走的动线,还可以随时进入卫生间内拿取衣物。

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,三分离的卫生间设计师相当舒适方便的。

但是,另一方面,要是你家只有一个卫生间而又有三个以上的家人,建议不要追求三分离,而要考虑怎么增加一个马桶或者多一个卫生间,这更实用。
总结一句话,干湿分离很好,只要你卫生间不太小。
如有更多关于装修知识想要了解的、请关注“:
